◎翕 xī 〈动〉 (1)(形声。从羽,合声。本义:闭合;收拢) (2)同本义 [close] 蝘之兴,五日翕。——《夏小正》。按,飞起也。 翕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。皇疏:“习也。” 伐翕伐张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 唯南有箕,载翕其舌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 将欲翕之,必固张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唇吻翕辟,不知何词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又如:翕翼(合翼);翕敛(收敛;收缩) (4)聚集 [gather] 翕集家门,倾动人物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 (5)又如:翕集(聚集);翕翕(和合的样子);翕聚(会聚) (6)顺从 [be obedient to;submit to]。如:翕习(顺心;惬意);翕服(顺服;悦服) (7)变动 [change] 宇宙翕变,草木增荣。——李白《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》
翕 xī ㄒㄧˉ 1、合,聚,和顺:翕动。翕张(一合一开)。“兄弟既翕,和乐且湛。 2、鸟类躯部背面和两翼表面的总称。
和好。《诗经.小雅.常棣》:「兄弟既翕,和乐且湛。」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臣但恐诸侯合从,翕而出不意。」
收敛、收缩。《易经.系辞上》:「夫坤其静也翕。」《文选.枚乘.七发》:「飞马闻之,翕翼而不能去。」
吸引。通「吸」。《诗经.小雅.大东》:「维南有箕,载翕其舌。」唐.李白〈早过漆林渡寄万巨〉诗:「漏流昔吞翕,沓浪竞奔注。」
鸟群飞前后相接貌。 明 唐顺之 《雁训》:“神 頡 作书,实始鸟跡,而雁以字称焉。观其队矫朋騫,翕趿纠纷,一纵一横,乍合乍分。”
闪耀貌。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定海水操》:“火炮轰裂,如风雨晦冥中,电光翕焱,使人不敢正视。”
呼吸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赤虹赋》:“视鱣岫之吐翕,看黿梁之交积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杂志》:“以春、秋分时吐翕嚥津,存想腹胃,则有...
犹显赫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遂使声誉翕熠, 秦 胡 景附。”
犹倏忽。急速貌。 宋 刘克庄 《贺新郎·寄题聂侍郎郁孤台》词:“斤斸无声人按堵,翕曶青红变化。”
1. 闪动貌。 唐 张嘉贞 《石桥铭》:“其栏槛华柱,鎚斲龙兽之状,蟠绕拏踞,眭盱翕歘,若飞若动,又足畏乎?”2. 吹动貌。 唐 柳宗元 《...
1. 盛大。《文选·扬雄<甘泉赋>》:“翕赫曶霍,雾集蒙合兮,半散照烂,粲以成章。” 李善 注:“翕赫,盛貌。” 晋 陆机 《辨亡论上》:“...
谓道者吞符箓,服日霞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记》卷二:“或直坐一山,修经用法,吞符翕景处七元者,亦皆能致道。”